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每日一学

“五个认同”


2015年8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加强民族团结,必须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认同”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基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

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各民族团结的基本前提。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是中华各族儿女的共同家园,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命运共同体,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更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各民族团结的根本条件。中华民族是包含56个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要筑牢维护民族团结的铜墙铁壁,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境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事业的破坏往往以分裂民族间感情为切入口,要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各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与传承的,是各族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是一个多元一体的结构,既有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在长期的交流与融合中,各民族文化不仅保持了各自的特色,也形成了共性。各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中华文化才能根深叶茂,中华民族才能生生不息。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各民族团结的政治保障。要使各民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是能够使各民族实现大团结、大联合的党,是能够使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党。要引导各族人民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各民族团结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在几十年的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了具有本国特色的建设成果和丰富的革命经验,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时代产物,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引导各族人民坚定“四个自信”,深刻认识到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