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宣讲”促“团结” 以“小分队 ”锻造“和谐大舞台” ——苏尼特左旗“石榴籽”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讲队纪实
以“宣讲”促“团结”
以“小分队 ”锻造“和谐大舞台”
——苏尼特左旗“石榴籽”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讲队纪实
近年来,苏尼特左旗活跃着这样一支“小分队”,他们是党校老师、是机关领导干部、是苏木镇统战委员、是苏尼特左旗“国家孩子”爱心协会成员,他们还是草原上凝聚民族团结之心的理论宣传“青骑兵”,他们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政治强、语言通、分布广、情况熟的优势,有声有色地开展宣讲活动,以贴近群众需求、贴近群众的语言、贴近实际的场景,用接地气的蒙汉双语,让党的民族政策理论传入北疆草原深处、飞入千万寻常百姓家,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社会氛围,得到了全旗各族各界群众的一致好评。
他们就是旗委统战部和旗民委遴选的“石榴籽”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讲队员,是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品牌,足迹遍布全旗,累计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讲活动61场,2.1万人次听讲,发放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传资料2万余份,让“一条主线”“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六句话实事道理”等思想深深扎根在广大群众和学生的心中。
做理论学习的“先行者”
|
他们抓住民族工作政治性、政策性、群众性强的特点,不断增强自身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责任,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自觉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全面学习掌握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主动参加各类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讲活动和各类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为做好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讲工作夯实了理论基础。
做初心使命的“践行者”
他们胸怀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政治责任,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坚持走群众路线,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活动,与各族群众肩并肩、面对面,采取座谈交流、走访入户等形式,把“石榴籽”宣传与“我为群众办实事”、与普法宣传工作、与群众身边事深度融合,润物细无声地讲统战故事,也讲法治故事,发放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增产增收科技材料,在提高各族群众对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知晓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用法律保护自己权益和增产增收的能力,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高度自觉,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了便民服务的温暖,从根本上维护了民族团结进步发展大局,让法治成为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强大正能量,也为“石榴籽”宣传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做守望相助的“联络员”
上世纪60年代,生活并不宽裕的内蒙古牧民们,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3000多名嗷嗷待哺的汉族孤儿,“石榴籽”小分队发挥“桥梁”作用,联系群众、学校和“国家的孩子”们,以讲故事、谈感受、共同学习等方式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通过讲述“国家的孩子”们的亲身经历,为各族群众和在校学生展现了当年三千孤儿来到草原时,内蒙古牧民群众的奉献与担当,展现了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历史佳话,引领群众和学生领悟“草原母亲”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精神,领会中华民族间的石榴籽精神,激发了他们为当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和守护者而努力拼搏的家国情怀。
苏尼特左旗“石榴籽”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宣讲队队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挖掘和讲好全旗民族团结进步的感人故事,活跃在机关、社区、家庭、苏木嘎查、企业、学校、寺院、军营等基层不同群体中,深植厚培忠诚维护、感恩奋进的情感之基和力量之源,引导全旗各族群众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凝心聚力做好“两件大事”凝聚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大幅提升了全旗民族团结进步宣讲的影响力,为全旗民族团结进步的壮美画卷增添了耀眼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