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尼特左旗党务公开网

当前位置:首页-统战时讯

促进非遗与时代接轨 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促进非遗与时代接轨

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苏尼特左旗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展示工作,促进非遗与时代接轨,推动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传承保护,积累底蕴增进文化认同。2020年投入200余万元打造苏尼特左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集非遗项目130项,是锡林郭勒盟首个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机构、“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锡林郭勒盟蒙古族刺绣(蒙古族毡绣)传承基地”。积极举办蒙古族刺绣、绳艺、非遗+文旅产品设计创作等培训班,进一步加深传承人对非遗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的认识,提高传承人技艺水平和再创造能力。将非遗文化充分融入学校美育课程体系,结合本土代表性非遗项目,在小学每周至少设立一节民族文化课,激发学生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多元展示,渲染底色打造文化品牌。坚持把非遗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语言,以重大节庆节日为契机,举办非遗展示展销活动,对外宣传我旗非遗技艺。不断加强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宣传与合作,参加沿黄九省(区)手造民俗展、“华北五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举办《苏尼特左旗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会》,展现苏尼特左旗非遗文化的魅力。结合红色文化创新创作文艺作品,创作以“南湖红船”为主题的“一叶红船映初心”刺绣作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大型毡绣作品、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冰雕连》大型刺绣作品,获得新华网和自治区主要媒体关注报道。

活化利用,接轨时代夯实文化自信。持续加强非遗活化利用,整合蒙古族刺绣、沙嘎游戏、绳艺文化等涵盖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项目,推出供群众游客体验集展、销、演、教为主体的体现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非遗展厅”,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更好地实现传承和保护。推动“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创新融合文艺、露营、搏克等元素,承办内蒙古自治区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意展,开展非遗产品新媒体营销经验交流座谈、互动体验、非遗露营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参与人数1万余人次,线上直播20万余人次。不断强化传统非遗和现代生活连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文化、精神和价值层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夯实基础。

分享到: